1885年11月21日,上海格致书院首次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影。
第一部国产片《定军山》剧照
电影在中国落地之初,由于发光体、被照物、白幕布三者之间的关系与皮影的演出原理看似无异,便也被称做“影戏”。电影和影戏之间的不同之处更多,例如电影通过镜头变焦放大图像的过程已经放大图像所必须的距离,便为影戏所无,而且影戏一经放大就会模糊不清;再者电影的观众置身于幕布与放映设备、人员之间,而影戏则是以幕布把观众和操作者隔开;电影是以胶片作为介质记录影像,而皮影的介质属于道具范畴……不一而足。
最先称电影为“影戏”的城市是上海。当地1934年出版的小三十二开通俗读物《电影》第14页引用的一段清末报摘称:“光绪十一年(1885年)十月十七《申报》载有‘观影戏记’一文,其中提到国人颜永京,从外国携归‘画面百余幅,皆图绘各国之风俗人情,礼乐刑政及舟车屋宇,城郭冠裳,山水花鸟,绝妙写生,罔不曲肖。暇时置机器上,以轻养汽灯映之,五色相宣、历历如绘,俗谓之影戏’云云。”然而此“影戏”并非该文作者钟敬之先生所认定的“中国最早的电影”,因为其事发生的年代尚在世界电影诞生之前。据笔者解读,报摘中提到的“影戏”当属幻灯片一类。不过此后,已知的上海报章中有关电影活动的记录,均以“影戏”称之,例如:亚细亚影戏公司(190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1919年);上海影戏公司(1920年);中国影戏公司(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部(1921年)等。1921年上海创办《商报》登有新爱伦影戏院,对公映影片也称影戏。由于上海《申报》创办最早,发行面广,影响远达南北各地,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仍然未改。而这时,京、津及北方大部分地区早已普及了“电影”这一称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近年刊印的某部北京市重要史志书籍中,记载了当年最早出现的三家电影放映场所,平安(1906年)、真光(1921年)和中央(1926年),分别被强加以“影戏院”称之;事实上,在当年的北京地区,“影戏”只是电影的若干称谓之一,而地处东长安街的平安电影,早在1906年就已经自称“电影公司”,那时北京几乎所有报纸都登载过“平安电影公司”的广告,称谓始终未变,却从未以“影戏院”名之。
洋影、洋影戏、西洋影戏
清末的北京,电影与皮影并存于市,且同被称之“影戏”,依据观演的方式不同,称前者为“看影戏”,后者为“唱影戏”。尽管使用看、唱二字以示区分,却仍然难免混淆。鉴于那时的片源多由西方国家传入,放映者也是洋人,所演内容多是洋事,因此电影的全称为“西洋影戏”,简称洋影戏;以后又进一步略称为洋影。以上这三种叫法都流行于清末的北京。引自《那桐日记》。
例1,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十月二十七日“看佛六洋影戏。”
例2,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十二月初十日“看任景丰洋影。”
例3,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九月十九日“继旭生来约看洋影。”
例4,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初三日“带宝儿、五妞看洋影。”
尽管在北京把早期传入我国的电影也叫过影戏,但也在发生着变化。从例1中得知,前面多个“洋”字。在“电”能源尚未普及的时代,“电影”这个名称并没有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