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http://www.cfbwg.org/
赤峰市文物事业始于解放初期,文物工作由昭乌达盟文教处管理。1958年,组建昭乌达盟博物馆筹备处。1961年改称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这是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正式派出机构,有工作人员2人,站址位于红山区园林路中段。1963年10月,经原昭乌达盟公署批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正式转入地方编制,撤销原赤峰市(县级)文化馆,全部历史文物移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管理,业务人员一并归入,当时有工作人员4人。“文革”期间,机构被撤销,组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内设文物组。1974年重新恢复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内设业务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负责文物保护、宣传、陈列展览、藏品管理、资料管理工作,行政办公室负责党务、财会及后勤等工作,当时共有工作人员13人。80年代初,昭乌达文物工作站文物库房为70平方米,文物陈列室300平方米,工作人员15人。
1983年,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更名为赤峰市文物工作站,再度筹建博物馆,1985年动工,1987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之际竣工,馆址位于赤峰市红山区哈达街中段文化广场北侧。博物馆建成后,原文物工作站工作机构并入博物馆。馆内设有文物保护管理部、展览接待部、考古队、资料研究室、治安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机构,工作人员47人。7月1日,赤峰市博物馆正式开馆。
赤峰博物馆新馆吸收了我国唐代、辽代的建筑特色,借鉴了我国传统宫殿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布局手法,形成古朴典雅、博大雄浑、具有赤峰独特历史文化象征的建筑风格。大楼主体工程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高27米,主体三层,地下一层,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设施一流,服务完善,功能齐全。博物馆共有四个文物专题展厅,两个临时展厅,一个多功能会议厅,一个配套服务区。
赤峰博物馆文物展览设计着重突出地方历史文化,打造精品文物展览,从赤峰历史发展漫漫长河中,撷取了四个精彩时段,运用文物与史料相结合的展陈方式,再现了赤峰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展览将赤峰地区新石器时代、北方青铜文化、辽金时期及蒙元时期的几次文化高峰,用专题展的形式进行陈列展示,突出了赤峰地区考古学文化、历史文化特色,全面反映了每一时段的文化特点,形成了赤峰博物馆特有的展陈风格。
在展览形式上,赤峰博物馆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系列文化为平台,以出土文物为依托,以赤峰地区近几年来最新考古发掘资料和研究成果为亮点,点面结合,共展出各类精品文物1500件(组)。同时,合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技术和展示材料,增加多媒体展示区近30处:用大型油画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复原东胡王射猎、乌兰布统之战等赤峰地区北方民族生产、生活和战争的场景,用幻影成像、弧幕拼接投影、音像投影、电视投影等科技手段展现辽宋澶渊之盟、辽代四时捺钵制度、下嫁赤峰的清代公主等重大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增加钻木取火、电子翻书、双屏转换、多点触摸等观众互动项目。
目前,馆内现有馆藏文物一万余件(组),80%为考古发掘成果,部分为征集、捐赠品。藏品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铁器、金银器、丝织品、皮革制品、壁画、书画、珠宝类等。其中一级文物103件(组),二级文物228件(组),三级文物854件(组),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红山文化石雕人像、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鬲、西汉王莽铸钱陶范、辽代三彩鸳鸯壶、清代金字楠木骨灰罐、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都属馆藏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