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事宜  |  网站地图
首页 虚拟博览馆 自然科学馆 人文科学馆 艺术博物馆 趣味动漫馆 专题特荐 世界博览 博物馆寻宝 数博研究 微科普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
发布于2016/06/29   来源: 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

  千唐志斋是中国唯一的墓志铭博物馆,AAAA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珍藏2000余件墓志铭及历代名家书画石刻而闻名遐尔。
  千唐志斋创建人是国名党的陆军上将、辛亥革命元老人物张钫,他虽为一名军人,但对金石字画情有独钟,三十年代在河南省任职期间,从民间大量收集墓志铭,并陆续运回自己的家乡铁门镇,在私家花园的最西侧修建了一个独特的建筑物,墙壁内外镶嵌满了墓志铭,国学大师章炳麟把这里题名为“千唐志斋”。
  在院子正中有一座独立的小石屋,这是张钫先生的书房,建筑时间是1919年,材料以青石为主,显得格外朴素、庄重。书房上的名人题字更为这座古老的石屋增添了古色古香的味道,门楣上书房的名字“听香读画之室”,是由原河南省博物馆馆长关葆谦亲笔所题。门两旁有一副楹联是戊戌变法的风云人物康有为亲笔题下的,上联写道:“丸泥欲封紫气犹存关令尹,”下联是“凿坏可乐霸亭谁识故将军”,旁边有落款“癸亥九月南海康有为”。1923年,康有为被张钫所邀请,在新营园林里逗留数日,与张钫在这石屋里谈书论画,相叙悃城,康有为挥笔书联,把张钫比为当年在函谷关请老子写道德经的关令尹喜,自翊为著书立说的圣人老聃,又对张钫寄予厚望,把张钫喻为汉代射虎将军李广,言喻张钫辛亥革命有功,但受到不平等待遇,有朝一日,将东山再起,成就一番事业。时过不久,张钫由蛰庐复出,在戎马生涯中,开始征集收藏墓志铭,为我们中华民族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国宝,成了青史留名的功人。张钫本人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书房两边的八个大字“谁非过客,花是主人”是张钫所题,我们大家都是这个花园的匆匆过客,只有满园的花草树木,生生不息,才是这个园子的真正主人,正如唐诗里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张钫先生字伯英,号友石老人。清末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早年参加同盟会,是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的主要策动者之一。孙中山发动护法运动时,张钫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三十年代历任国民革命军二十路军总指挥、河南省政府代理主席及民政、建设厅长等职。在国民革命战争中张钫将军曾与贺龙元帅并肩作战,紧要时刻舍身相救写下了国共合作的重要一笔,从此便与贺龙元帅结下了生死患难之交。解放战争时,他曾对和平解放四川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49年底率部在成都起义。解放后,张钫曾任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66年5月病逝于北京。张钫遗体安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1986年张钫将军诞辰100周年邓颖超(经全国政协主席)批准张家后人将张钫墓移入千唐志斋院中。新中国成立后张钫先生将千唐志斋捐献给国家。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并亲自批复同意接受千唐志斋。
  张钫生前酷爱金石字画于1931年开始广泛搜罗墓志石刻,兼及碑碣、石雕,陆续运至其故里铁门镇。1933年前后在其“蛰庐”西隅,辟地建斋,将罗致而来的大部分志石镶嵌于十五孔窑洞和三个天井、一道走廊的里外墙壁间。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藏品区“千唐志斋”,建筑物的内外墙壁上镶嵌的大大小小的青石,就是我馆的藏品墓志铭,这些志石有1400多年历史,室最原始的物件,都是张钫从全国各地,主要是洛阳一带搜集而来的。洛阳号称是九朝古都,自东周以迄宋、明,这里都是人文荟萃之地。城北邙山,东西绵延百余公里,雄浑逶迤,土厚水底,宜于殡葬,所以历代达官贵人,富户巨贾,皆迷信邙山为风水宝地,所以民间流传有“生于苏杭,葬在北邙”之说。也正是这些富豪的墓葬,诱致了盗墓之风的盛行,盗墓者重于劫掠殉葬品,笨重的志石则乏人问津,多散失民间。清末修陇海铁路取线邙山脚下,掘出的志石被弃置于民间田舍,散及寻常百姓家,张钫留意及此,遂广为搜求,辟地建斋,妥为保存,因其事先曾与于右任达成协议,魏志归于而唐志属张,遂使千唐志斋成为全国珍藏唐志最集中的地方。而近三百方北魏墓志,都由张钫先生送于右任,解放后收入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在我们在西安碑林看到的碑廊展示的魏碑,都是洛阳邙山所出。
  说到这里,大家不免要问,墓志铭是如何演习成这种形式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墓志铭又记述了什么呢?墓志之作,起于东汉晚年,盛于北魏、隋唐,及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规定拓跋氏死后,不得“还葬代北”,他们害怕朝代更异,陵谷变迁,难觅踪迹,故墓多有志,以备后嗣觅踪辩识。其墓志大都有盖,篆署朝代、官职、姓氏;盖下为志,上刻志文,详载死者官职、姓名、族源、生平事迹、卒葬时地、配偶子嗣及对死者的赞颂言辞等,置于死者棺柩前,埋在墓穴中,后渐演成风。墓志铭文分为三部分,即志题,一般写明朝代,志主职官、姓氏、籍贯等。第二部分为志文,类似于现在的追悼词内容,第三部分为铭文,即歌颂悼念死者的内容,多为人生无常,天道不永的意思,来表示对死者的追念和生者的感伤。
  千唐志斋所藏唐志上起武德、贞观,历盛唐、中唐以迄晚唐,无不尽备。志主身份有位极人臣的相国太尉,封疆裂土的皇亲贵戚,也有优游园林的处士名流,昧道参禅的真观洞主。这些墓志记载着形形色色的人物及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提供了极为难得的珍贵资料,起着证史、纠史、补史的重要作用。
  让我们走进这镶满墓志铭的窑室,诵读这些千年前古人留给我们的语言。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炀帝死,王世充于洛阳拥杨侗为帝,次年又废杨侗自称皇帝,国号“郑”。位于一号天井南墙的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屈突通墓志记载了唐太宗与屈突通征讨王世充一事。大家知道,屈突通是历仕三朝即北周、隋、唐的人物,正是这位屈突通,在隋朝末年,反戈一击,辅佐李渊、李世民父子为建立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了大唐开国功臣,后来被“图形凌烟阁”,即画像于凌烟阁中,与其它二十多位李唐功勋大臣一起被载入史册。屈突通墓志为我们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详细的记录。
  武则天执政期间,曾用周兴、来俊臣等酷吏,枉杀无辜。他们罗织罪名,借以打击士族地主及对武则天不满的唐朝宗室旧臣,以致许多人蒙冤受屈,死于非命。位于一天井的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程思义墓志及位于二号室的开元九年(公元723年)贺兰务温墓志中,都记载有当时酷吏严刑逼供,株连无辜的骇人听闻事件。请大家来看程思义墓志的这段文字:“当时杨豫作逆,妖氛未殄,王侯将相,连头下狱,伤痍诛斩,不可胜数。周兴荣贯廷尉、业擅生杀……公卿侧足,行路掩首。时有吴王子琨作牧江右,来俊臣密树朋党,远加组织,令君推问,冀陷诛死……”也就是说,当时任大理寺正,即高级法院法官的程思义接到来俊臣的命令,让他捏造罪名,置李琨于死地,可是程思义“宁失不经,志重平反”,招致了来俊臣的不满,反而被以莫须有的罪名,贬为兖州龚业县令十余年,后来又遭诽谤诬陷,“久陷囹圄,横加拷察,死于非命。”
  千唐志斋藏志中关于安史之乱亦不乏记载。如五号室圣武元年(公元756年)洛阳圣武观女道士马凌虚墓志,则使我们看到这个“光彩可鉴、芬芳若兰”的女道士如何“未盈一旬,不疾而殁”死于安禄山幕僚之手的悲惨遭遇。圣武观原名开元观,安禄山暴兵入洛,建元“圣武”,观亦被迫改名,马凌虚“禀于天与,度于师资,鲜肤秀质,环意蕙心,挥弦而鹤舞,有七盘长袖之能,吹竹而龙吟,有三日遗音之妙”,被誉为绝色佳人,声名遐迩,但是正应了自古“红颜薄命”之说,被安禄山幕僚独孤问俗抢去,不堪凌辱,死于非命,黄冠淑女,香消玉殒,而安禄山另一高级幕僚李史鱼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为马凌虚撰写了这方墓志铭,闪烁其辞,吞吐遮掩,说马凌虚“不知其所之,将欲问苍炅”。
  千唐志斋所藏唐嗣曹王李皋、陈皆、崔弘礼等人墓志所记载的事实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来琐、梁崇义、李希烈等人的叛乱活动以及官军平叛的情况。
  说千唐志斋是一部石刻唐书,是这些志石上记载了唐代三百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大量史实,这些史实的详细情况已被历史的风烟所湮没,仅有的史籍仅述其大概,对于历史的记述,史书是竖向的,粗略的,而墓志铭对这些事实的记述则是横向的、详细的。这些唐人穿越千余年时光的隧道,再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与我们智慧的祖先对话,使我们以史为鉴,感悟过去,启迪未来。所以说,千唐志斋又是一部百科全书,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下在五号室崔玄籍墓志左上方的这方墓志主人为高玄,高玄为辽东三韩人(即南韩人),其祖父曾为平壤刺史,后其随泉南生来唐,并入仕,卒葬洛阳北邙,这方墓志对于了解唐代的外交政策及用人制度大有帮助。
  墓志之作,意在传世,所以多仰名家撰述和书写,其在文化、书艺方面的价值,也是弥足珍贵的。我国的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至魏晋、南北朝时,已是诸体皆备。有唐一代,书法更成为士子进身之阶,日臻精熟。这在千唐志斋藏志中体现得尤其显著。倘若我们留意于此,便会沉浸其中,为其精湛书艺所陶醉。论书体,篆、隶、行、楷,般般俱备。观流派,汉晋的钟、王,唐初的虞、褚、欧阳,盛晚唐的颜、柳、李、张,诸种风格,皆可一览无余。如颇具虞风的唐名相狄仁杰所书相州刺史袁公瑜墓志,神似褚体的画家李凑所书顺节夫人李氏墓志,还有唐大诗人王昌龄所书陈颐墓志,以及由著作郎李昂为其叔叔所撰的唐名书法家李北海墓志也收藏于此,这些均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在北魏、宋、明和五代墓志中,也多有精品的。而被誉为“近代三绝”的原斋主人张钫之父张子温墓志,是由章炳麟撰文,于右任书丹、吴昌硕篆盖,集近代文章、书法、篆刻名家之大成,尤为罕见的珍品。其他藏志,虽非全出自名家圣手,却也块块晶莹,字字珠玑,或遒劲隽秀,或风韵流畅,纷呈书艺之美。
  对书法有兴趣的朋友从这些琳琅满目的志石上可以尽情享受唐人精美的书法艺术给我们带来的美感,由此更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但是,由于历史的久远和时光的流逝,有许多美好的艺术不复再现了,后人对这些流逝的东西不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比如书法艺术,我们仅仅只能看到大部分大家佳构,但许多发展过程中的东西看不到了。今天,这些唐代墓志铭的书法艺术使我们耳目一新,“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种传之后世的书法艺术都是集前人之大成者,这里展示的书法艺术使我们看到了唐代书艺演变之全过程,她不仅可以打破许多人们对唐代书法的认知习惯,还可以提出许多新的命题,让我们来认识唐人书法、唐代文化。此外,在专贮书法绘画石刻的第十五号窑洞内,还可以见到宋米芾所书对联,明清之际神笔王铎所书的大幅中轴,清代王弘撰、刘墉、陈鸿寿、邵瑛、韩东篱等人所书的屏扇、对联,以及近人章炳麟、李根源、靳志、戴传贤所书的对联、单条石刻等。在十一号窑室内还嵌有明代董其昌所书《典论论文》长卷,还有由蒋中正撰文、贺耀组隶书和国民党众多高级官员和社会贤达具名为张钫母亲庆祝七十寿辰的长篇寿序石刻。其他如元赵孟頫书丹的宣武将军珊竹公神道碑等也弥足珍贵。
  至于绘画方面,虽为数不多,但皆为稀有佳构。第十一室嵌有汉代线刻佛教故事,第十五室嵌有汉武帝梦景浮雕,有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作风、雨、阴、晴竹姿四幅屏扇和名曰“醒”的单条竹画石刻,第三天井西壁所嵌清代光绪皇帝引见官王纯谦指画兰草等,无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尤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作“风雨阴晴”竹画,幽篁疏影,形神皆妙,我们站在石刻前,仿佛感受到凤尾森森,疏影横斜的拂面清爽,顿然领受到名家圣手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千唐志斋经过不断修葺整理,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政要名流以及书艺爱好者慕名来游,它不仅成了海外游人寻根觅宗的“千年秘笈”,也是史学家们研究唐史的一条“通幽曲径”。现在已是河南省乃至洛阳市对外联络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中原黄河旅游线上的一颗明珠。新近搬迁到千唐志斋的北魏石窟也引起了国内外的注目。千唐志斋所珍藏的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
  电话:0379-69729800
  传真:0379-69729800
  邮编:471800
  地址:洛阳市新安县铁门镇

 

 

 分享:
 相关信息:
内乡县衙博物馆
开封市博物馆
鹤壁市博物馆
茶叶博物馆亮相 马连道转型“文化旅游”
许昌市博物馆
莒县博物馆
青岛啤酒博物馆
潍坊市博物馆
烟台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烟台市博物馆
 【特别推荐】
文博文化专家与W3C中国组交流会在京举办
中国的文物和博物馆非常丰富,中国文物流失了很多,如何在一种特定的环境下,把流失在外的文物,通过一种技术手段或平台,在国内展示也是一个挑战,博物馆在信息化上已经走出了很大一步。与会的各位博物馆负责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文博文化传播中面对的问题,...
?
王其智作品走进国家博物馆
?
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因施工闭馆四个月
?
北京故宫博物院刘炳森书画展亮相武英殿
?
韩玉臣油画与西方油画展
?
寿山石艺——陈礼忠寿山石艺术传承展

京ICP备10006078号-7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8401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