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从上午举行的全市文物保护情况介绍会上获悉,今年东城区将启动17项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工作,西城区则计划在今年启动直管公房腾退项目15项。
市文物局文保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将继续推动中轴线申遗,并实施中轴线文物保护,代表性的项目包括:景山寿皇殿古建筑群和大高悬殿古建筑保护工程,配合东西城开展白塔寺的修缮等。
东城:打造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
东城区内共10.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总占地面积约10.67平方公里,约占旧城历史文化街区的51.6%。辖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356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5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70处、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58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项目)193处。
“十三五”期间,东城区提出重点打造南锣鼓巷、雍和宫——国子监、张自忠路南、东四三至八条、东四南、鲜鱼口等6片“历史文化精华区”,实现47处重点文物的腾退、修缮与合理利用。今年东城区将启动故宫周边环境整治,完成东堂子4号、6号和清华寺二期腾退;推进法国兵营、清末太医院、安乐禅林、丰城会馆等17处不可移动文物的腾退保护工作;启动袁崇焕祠墓、原中法大学等9处文物的修缮组织工作,启动曹雪芹故居纪念馆的建设工作。
目前,东城区共有广渠门内大街207号(曹雪芹故居)、崇恩观、白衣送子禅林、财神庙、武圣禅林、湖北会馆、安徽太平县会馆、广东平镇会馆、基督教美以美会牧师住宅等9处迁建未实施项目。这些不可移动文物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全部完成迁建工作。另外,还计划新认定一批文物价值突出且社会关注度高的不可移动文物,计划将“北极阁三条71号”、“金鱼池中街3号楼”申请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将现已是“东城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的清华寺、清末太医院旧址、长春别墅、颜料会馆4处提升为“东城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城:今年启动直管公房腾退项目15项
西城区文委负责人介绍,西城区现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81处,尚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182处。在363处不可移动文物中,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可移动文物165处,占总量的46%。在全部不可移动文物中,会馆和名人故居类不可移动文物57处,作为“大杂院”用于居民居住、处于不合理使用状态、存在安全隐患的34处,占此类文物总量的60%。
基于这种状况,西城区编制完成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西城区“十三五”期间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行动计划》,计划对存在安全隐患、历史文化价值突出、社会关注度高的47项直管公房类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腾退保护。目前,西城区已启动在施的项目17项,2017年计划启动直管公房腾退项目15项,2018年计划启动直管公房腾退项目6项,2019年计划启动直管公房腾退项目8项。
今年,西城区将重点推进安徽会馆、浏阳会馆(谭嗣同故居)等15项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已进入启动倒计时阶段,实现腾退的沈家本故居修缮利用工程已顺利开工。同时,文物的合理使用工作也在同步推进,与最高法院合作利用沈家本故居建设中国法治名人博物馆,预计9月30日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