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2年3月25日,“启蒙之对话”第五讲——“启蒙与知识文化”在我馆剧院举行。此次论坛也是“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的最后一讲。
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科尔内利娅·皮珀,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总馆长米歇尔·艾森豪威尔,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前任总馆长马丁·罗特,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代理总馆长狄克·君恩德拉姆,文化部外联局副局长项晓炜,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董俊新,文化部外联局西欧处处长陈平出席论坛。我馆馆长吕章申和墨卡托基金会主席伯恩哈德·洛伦茨在论坛开始前致辞。
论坛由我馆副馆长陈履生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前总院长阿克曼共同主持,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柏林查理特大学医学院中国生命科学理论历史及伦理研究所所长文树德作为此次论坛的主讲人分别发表主题演讲。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李零、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梅建军、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傅玛瑞作为论坛嘉宾,与两位主讲人一起,就启蒙运动与知识文化之间的关联及其对知识文化的深入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论坛上,杨振宁教授谈到启蒙与科学的关系,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谈到对20世纪初中国和启蒙的看法。他说,一般讨论到“启蒙”时,通常注意的是启蒙对于哲学和宗教思想的改变,其实启蒙也影响了科学。他还认为,启蒙很重的两个方面是:去宗教化与理性化。他赞同有学者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救亡压倒了启蒙”这一观点。
文树德教授以“启蒙与知识文化”为主题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演讲。他强调,启蒙是现代化历程过程当中一个尚未完成的使命,是一幅永远不会完工的画作。他还从医学角度对启蒙所提倡的精神进行了阐释。
傅玛瑞馆长从民族学的角度论述了启蒙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李零和梅建军教授与两位主讲人一起,就科学与启蒙的关系、中国医学是否受到启蒙的影响、启蒙对现在和未来生活会产生何种影响、科学是否是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回答了观众的提问。
2011年4月2日,作为“启蒙的艺术”大型展览相关的主题活动,“启蒙之对话”正式启动,由我馆与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共同举办。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邀请中德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等从经济、社会、艺术等不同角度回顾启蒙运动的历史渊源,共同探讨启蒙运动对今天的影响,以期通过交流达成深层理解,借助对话建立广泛合作。 (摄影:董清 撰文:李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