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领略完卢浮宫的浮光掠影,转身大英博物馆又翩翩而至;刚感受过古代中国的恢弘气势,非洲木雕的浓郁民族气息又扑面而来。在时空的变换中感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冲撞,在历史的长河里体味人类文明的源远流长。这里不是别处,这里正是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因为紧邻天安门广场,同时也是首都的一张文化名片,自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很多旅行社也因此把国博当作一个景点,所以有很多外地游客去参观。
这本是好事,但是首先大家要面对的就是几百米长的队伍,这对大家的耐心不得不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尤其当听到导游说,一个小时之后集合时,还真忍不住为那些游客捏了把汗。但凡去过国博的人都应该知道,排队可能都不只半个小时,何况还要领票和安检,这样算的话,真正进到馆里参观的时间可想而知。以国博的庞大体量,这些游客恐怕连走马观花的时间都没有,充其量只能在标志性地点拍个照片,证明曾经“到此一游”罢了。如此蜻蜓点水般的参观,又怎能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怎能理解世界文化瑰宝的精美?这样的到此一游式参观,简直无异于暴殄天物。
幸好在国博展厅里,在那些行色匆匆的游人之外,总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陪伴下,在博物馆里徜徉漫步。最欣喜看到爱画画的孩子静静坐在一件件展品前,用色彩描绘人类文明的不朽印记,用线条勾勒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每每此时,我便会驻足观望,从中感受人类文明的传承与流淌。
此时此刻,停下来,才能发现更多更美的风景。有时候我们走得太匆忙,以至于忽略了路上的风景,所以不妨慢下来,用心去体会过程的精彩。如果是旅行社组织参观,不妨多留一点时间给国博。5000年的中华文明值得你为之驻足停留,也断然不会辜负你为之付出的时光。
在很多人心中,博物馆是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冷”存在,但这恰恰是大多数人对博物馆的误解。诚然,面对展厅里那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份敬畏,但是“旧时王谢堂前燕” 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早已从馆舍天地走向了大千世界,走到了每一个人身边。形形色色数字博物馆的涌现,让博物馆放下高冷范,走起平民路线,成了老少咸宜的休闲好去处。每每总能看到爸爸妈妈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指向展品,孩子随着手指的方向目不转睛地看着;或是妈妈蹲下来,轻声细语为孩子讲解展品,或许孩子并不能理解太多,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去认真听,去仔细看。在孩子心里埋下文化的种子,终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在“看博物馆”还是“用博物馆”之间,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毕竟参观博物馆远比使用博物馆这种说法更加流行和普遍。然而这二者其实有着本质的区别,“看”强调的是用眼睛去看,而“用”强调的是一种多重感官的综合运用,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表象引发思考的深层探索行为。仅仅是看,并不能引发长久而浓厚的兴趣,只有上升到思考层面,通过思考逐渐提升自己的知识,拥有将知识转化成技能的本领,才能收获发自内心的长久的兴趣和热爱。对人类智慧结晶的热爱,能够让注定平凡的大多数人学会用微笑面对人生。这是走马观花式参观博物馆远远不能做到的,也是让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保持包容、进取心态的源泉。
在博物馆来一场心灵之旅,在繁华的闹市中,将时间就此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感悟人类文明和智慧,需要停下来、蹲下去、静下心去看。当你真正享受那一份内心深处独特的平静,你也就拥有了“笑看世间云卷云舒”的情怀。